“老王,这筐装好了,快拉走!”正在地头分拣苹果的杨玲眼疾手快,不一会儿便把一筐苹果分好。“最近是挣钱的好日子,我们8个人都是从西王村来的,早上6点进地,这会儿3亩地的苹果也快摘完了!”
王双武跳下三轮摩托车,快步走到苹果分拣区,双手提起布袋,稳步走向三轮摩托车,轻轻放进大果筐。
“我把苹果放到气调库了,最近价格每公斤5块钱,今年苹果面好、色亮、果个大,我相信价格能卖得更好!””王双武说。
“地邻”王北莲老两口也忙着采摘,与王双武不同,她家的苹果已“相好”买家。
来自安徽省阜阳市的客商王晓柱的大货车就停在王北莲家地头,枝头采摘,地头销售,王北莲一边看秤一边记账,喜悦之情溢于言表。
“这回来陵前镇拉5万公斤弘田富士,这苹果色艳、味美、个大,是供应中秋、国庆‘双节’市场不可多得的苹果佳品!”王晓柱说。
不一会儿,王晓柱的大货车后面,村民们拉着自家苹果已排起长龙。可这时,张立弘却在自家果园里悠哉悠哉地散步,粉嫩的苹果点缀枝头,驱鸟器应景地唱着歌儿,像是在庆贺丰收。
“我这不急,只种了3亩秦脆么,最近市场好得很,一公斤10块钱呢,我准备拉到县城卖呀!”张立弘说。
看着大家忙得不可开交,高文村党支部书记高健也来帮忙,他笑容满面:“大家收入高了,作为村支书我脸上也有光么!”
被命名为“国家农业产业强镇”的陵前镇苹果种植面积达7.6万亩以上,产量12万吨以上,苹果全产业链产值达8亿元以上。
苹果产业为啥这么红火,那还得从“农民学校”说起。陵前镇将田间学校作为农民教育培训的重要阵地,“农民学校”实现新型职业农民就地培养。“我们定期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对会员进行技术培训,努力将专业技术问题转化得通俗易懂,更具有可操作性。”县农广校池阳绿农农民田间学校校长李江说,这所“农民学校”已经开展科普下乡培训30多场,受益群众5000余人,累计提供就业岗位500余个。
陵前镇巧打销售“时间差”,依托全镇21家果库储藏保鲜,提升果品的商品价值。同时,用好6家电子商务平台和“陵前在线”数字乡村平台,帮助农户解决销售难题。
“陵前农业要发展,‘咬’定苹果不放松,我镇全力推进苹果品种改良、水肥一体化设施建设、品牌创建营销等产业链现代化发展,镇域内苹果产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、产业发展方向更加明晰,产业规模更加集中。今后我们要进一步提升农产品生产技术水平,促使种植、物流、销售全产业链快速发展,并带动农业休闲旅游、商贸物流、餐馆住宿等衍生产业,将农户‘镶嵌’在果业产业链上。”陵前镇党委书记王峰信心满满。
文章来源: 三原县融媒体中心